重磅!国家数据局 发改委 工信部共同起草《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的重点内容、新看点与潜在影响

解读:《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的重点内容、新看点与潜在影响解读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的改革任务,2024年11月22日,国家数据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立足当前发展实际,组织起草发布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并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是我国在推动数字经济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过程中,针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出的重要战略文件。该指引的发布,标志着国家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进入了新阶段,明确了数据基础设施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本文将从重点内容、新看点和潜在影响三个方面对该指引进行解读。

一、重点内容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定义和功能

 

文件首先明确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概念。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指一个集成硬件、软件、模型算法、标准规范、机制设计等的整体设施,旨在通过数据采集、汇聚、传输、加工、流通、利用和运营等服务,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流通与应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不仅包括网络设施、算力设施,还涵盖了数据流通的技术设施、应用体系以及安全防护体系,构成了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发展愿景与目标

 

根据指引,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保障数据安全自由流动、促进数据高效利用的流通利用设施,构建多元异构、高效调度、绿色安全的算力供给体系,并推动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指引的远期目标是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初步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基础设施格局。

 

重点建设方向

 

在具体建设路径上,指引提出了以下几个重点方向:

数据流通,利用设施底座,建设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的数据流通利用设施,支持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系统流通。

数据高效供给体系,通过行业和地方先行先试,推动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推动数据资源的标准化、常态化供给。

数据可信流通体系,建设可信数据空间、行业数据空间、城市数据空间等,支持数据的安全流通与隐私保护。

数据便捷交付体系,加强数据交易场所建设,促进数据交易的低成本、高效率、安全可靠。

行业数据应用体系,推动数字金融、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行业数据应用的基础设施建设。

 

算力和网络支撑体系

 

文件强调算力和网络的协同发展,提出要构建多元异构、绿色安全的算力供给体系,并推动东数西算战略。特别是要加强算力资源的跨区域调度,提升算力与数据流通的协同效率。此外,还特别提出要加强5G6G及卫星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推动数据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

 

安全保障体系

 

数据安全是指引中的关键内容,文件明确提出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框架,保障数据流通和利用的安全性,特别是在数据隐私保护和跨域数据流通方面,采用隐私保护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可用、可控和可追溯。

二、新看点
多元异构算力与数据流通的融合

 

数据基础设施不仅关注数据的流通,还将算力作为关键支撑要素。指引提出了算力和数据流通深度融合的概念,特别是在东数西算战略中,强调通过算力资源的跨区域调度与协同,促进数据流通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这一思路的创新点在于,它突破了传统数据流通算力供给各自独立运作的模式,实现了两者的高度融合。

 

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

 

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核心技术设施之一,提出了在数据流通过程中的可信性要求,通过数据使用控制、区块链、隐私保护计算等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与合规性。这一新兴的技术设施不仅保障数据的自由流通,更注重数据的合规性和隐私保护,进一步推动了数据治理体系的成熟。

 

安全防护与内生安全理念

 

指引特别提到,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要转变为内生安全模式,即从静态安全转向动态安全,从边界防护转向全生命周期的保护。安全防护不再是外部的加固,而是要在设计之初就把安全机制嵌入到数据流通的每一个环节中。这为数据基础设施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创新性的数据交付与交易机制

 

文件还提出要推进数据交付体系的建设强化数据交易所的布局与优化支持创新的数据交易模式,如数据价值评估、供需精准匹配等,为数据交易的标准化、便捷化提供技术保障。这不仅是数据交易市场的创新,也为构建数字经济提供了新动力。

三、潜在影响
促进数字经济高效发展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数据要素的流通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推动数据的高效流动,提升数据资源的价值利用率。这不仅为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也将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数字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推动数据市场的健康发展

 

随着数据流通、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数据市场将逐渐成熟,数据资源的有效配置将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创新机会。数据交易所的建设和规范化将推动数据产业的规范化发展,为企业提供合规、安全的数据使用环境。

 

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通过建设可信数据流通体系和强化安全防护措施,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能够有效应对数据隐私泄露、数据滥用等问题,确保数据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随着数据流通平台的可信度提升,企业与用户将更加信任数据交易和共享,进而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促进区域与行业的均衡发展

 

在东数西算等战略的推动下,算力和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通过跨区域的算力协同调度,西部等地区可以更加高效地参与数字经济的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数字化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四、结语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为我国数字经济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明了方向。通过明确的建设目标和技术路径,推动数据流通、算力供给、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为我国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预计将在提升数据流通效率、促进创新发展和保障数据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我国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领先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数据观点,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tasense.club/5165.html

Like (0)
数据观点的头像数据观点
Previous 2024年 12月 24日 下午2:26
Next 2024年 12月 25日 下午2:32

相关推荐

  • 杭州发布全国首个公共数据资产管理政策

    近日,杭州市财政局、杭州市数据资源局发布《关于加强杭州市公共数据资产管理的试行意见》(以下简称《试行意见》)。这是国内首个聚焦公共数据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 《试行意见》旨在通过加强和规范公共数据资产基础管理工作,推进公共数据资产登记和入表,探索公共数据资产应用机制,促进公共数据资产高质量供给,构建公共数据资产收益收缴机制,不断提升和丰富公共数据资产经济价值和…

    2025年 1月 2日
    500
  • 数据要素篇 | 全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政策发布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重大部署,各地各部门围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开展积极探索,相继在数据要素的政策规划、平台建设、应用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公共数据价值加速凸显。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是实现公共数据价值的重要途经,在数字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背景下…

    2024年 8月 21日
    3000
  • 白皮书 |《政务数据发展白皮书(2023年)》正式发布!(附PDF免费下载)

    202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从统筹管理、数据目录、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数据服务、算力设施、标准规范、安全保障等八个方面提出构建全国一体化的政务大数据体系路线图,为指导各地方、各行业推进政务大数据新阶段建设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各地方积极推进政务数据平台建设,截止2022年9月,已建成包括26个省级政务数据平台、257个市…

    2024年 7月 23日
    7400
  • 调研报告 |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上海数据交易所  吕正英  刘小钰 《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和运营机制改革,加快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和应用示范,推动建立企业数据公平授权合理使用机制。首届全国数据工作会议指出,国家数据局将明确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合规政策和管理要求,…

    2024年 8月 12日
    2800
  • 政策|长春市政数局发布《长春市数据产权登记管理办法》

    9月9日,长春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发布了《长春市数据产权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继深圳之后,全国第二个发布数据产权登记管理办法的城市,《办法》将于9月13日起实施。 《办法》对数据产权的登记对象、内容、程序和管理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为数据产权的流通交易疏通了权属障碍,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 政策概要 · 《办法》旨在规范数据产…

    2024年 9月 10日
    14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这个是一个非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博客站,如有任何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电话:18621730403

Email:721449117@qq.com

关注微信
汇集各方数据观点,窥探未来数据行业发展趋势(本站为非商业个人博客站,如有任何侵权内容请联系我删除